
十一月九日,中外知名大学校长圆桌会现场。
11月9日,2019重庆英才大会·中外知名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
来自英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等9个国家的13名海外知名大学校长,以及13名国内“双一流”高校校长出席圆桌会议,围绕“大学品质与城市发展”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嘉宾观点》》
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——
吸引人才不仅靠薪水,还要办好基础教育
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,我们既要准备好薪酬、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,还要准备好人家买得起的住房以及良好的教育。一座城市想要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稳定人才,办好基础教育和国际教育是一个重要举措,也是城市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表现。师范大学要培养新时代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还可以做一些事情,比如说办实验学校、做好教师的提升等,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版图的修复者。
百乐门赌钱网站校长杨宗凯——
没有个性化很难培养大批的创新性人才
要培养大批创新性的人才,必须对大学的支撑体系进行重构和再建。从教与学的新型环境,教与学的方式,教师能力的发展,教学内容,评价体系等进行思考。同时,要思考怎么通过校企融合,校地结合促进一流大学的发展,而且还要主动为城市、为地方服务。西安电子科大沿着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,包括在重庆,先后建立了10个异地研究院。
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——
靶向性地引进人才
想要形成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选得出、做得好的良好局面,我们做了一些探索。第一,基于国家的战略和双一流的建设需求,主动对接上海的战略发展需求,靶向性地引进人才,尤其特别注意以著名专家+重点学科+重要平台+重大方向为主的创新性团队建设,以才引才,形成人才聚集的优势。第二,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,分类指导、分类评价。学校尝试打破青年杰出人才在高级职务评定过程中任职年限的限制。建立重大项目牵引,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的课题组管理新模式等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新清——
大学和城市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协作性的关系
大学和城市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建立一种长期、稳定、协作性的关系。一座城市要制定一个长期坚持的人才政策,尊重人才应该成为全体市民的普遍认识;城市应定期发布中远期人才需求情况;建立城市领导人联系大学的制度;通过现代信息技术,实现城市政府和大学的网络连通,要让每一个老师、同学了解城市发展规划和战略,了解城市的人才需求,使自己的研究和学习,与城市的发展同步。
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万胤忠——
开放办学培养高素质人才
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,而高校对城市的支撑主要是人才。
如何培育高素质人才呢?首先,注重实践,悉尼科技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,学校提供的创新空间、创客空间等,不仅在校学生可用,周边的企业也可以用,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,超过80%的本科学生在校就可以获得工作技能。其次,注重学生就业,学校高度重视与企业良性互动,为学生提供好的工作岗位。最后,鼓励研究,打造一流的科研创新高地。(本组稿件由重庆日报记者匡丽娜、韩毅采写)
来源:重庆科技报2019年11月12日13版